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及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項目內容
基金會積極探索社會民間力量參與自然生態保護地建設、管理的新模式;通過與政府、企業、公益機構之間的合作,推動自然生態保護管理制度的改革;學習世界先進的規劃與管理經驗,建設代表深圳質量、深圳態度的自然保護地標。
1、為詳細了解深圳灣海岸線的變遷、生物多樣性現狀和面臨的環境威脅,對深圳257公里海岸線啟動現狀調研工作,特別是深圳已有紅樹林的17處區域。
2、與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等政府管理單位交流合作、探討深圳市自然生態保護的創新模式,推動自然生態保護管理制度改革,嘗試由基金會承接部分政府單位在自然保護方面的職能工作。
3、通過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等國際環境保護組織的合作,學習在自然生態保護與管理方面的技術與經驗,特別是香港米埔濕地管理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經驗,助力深圳濱海濕地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4、借助國內科研院校在濱海濕地領域的研究力量,對深圳海岸線的自然生態進行專題研究,為未來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指導。
5、針對深圳濱海濕地存在的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募集社會資源,組織公眾活動,開展具有成效的生境管理工作,特別是在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壩光古銀葉樹保護小區等重點工作區域。
6、開展面向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民間環保組織的能力建設培訓;通過工作坊、論壇等推動濱海濕地保護行業的發展。
7、公眾環境意識的提升是自然保護工作的強力支撐,通過面向市民開展自然科普教育、提升市民環境素養及意識,推動自然、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基金會從以上六個方面開展工作,在深圳探索社會化參與自然生態保護的創新模式,推動政府部門深化在城市生態建設、自然保護管理方面的制度改革,共同打造深圳新模式。
改革創新點
基金會充分領會《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精神,為《關于進一步加強一流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的決定》服務,在一系列工作開展中推動現有自然環境保護機制的改革,創新特區自然保護模式,以“社會化參與”為手段,幫助保護主體的政府部門怎么樣“走出去”和“請進來”,與科研院校、企業、公益組織、社會公眾創新的開展合作。
1、制度上創新,由基金會推動,與自然保護管理的主管單位簽訂長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支持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這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第一個國內本土自然保護公益組織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深度合作,基金會不僅配備專業的工作團隊,還提供資金與物資上的支持。
2、機制上創新,幫助保護主體的政府部門 “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近處學習香港的濱海濕地保護技術與經驗,遠處向歐美的國家濕地公園體系學習;請進來,邀請中國最好的濕地管理團隊——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香港濕地公園的團隊來深圳細心指導,邀請中科院地理所、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的頂級專家教授親臨把脈。
3、模式上創新,企業員工、社會公眾通過基金會的組織在保護區等深圳海岸線開展身體力行的志愿者服務,既有任志強、王石、陳勁松等知名企業家親身參與,又有深圳小學生協同家長的參與,充分體現深圳特別的開放精神。
一、國際合作 2014年6月與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簽訂保護地合作備忘錄,合作開展以保護紅樹林等濱海濕地為目標的社會公益保護地項目;2015年3月與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簽訂“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合作”協議,推動深職能部門、民間機構的交流合作,分享米埔保護區在濕地管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驗,共同探尋保護深圳灣的模式,籌劃深港濕地保育論壇。
二、濱海濕地保護。對深圳西海堤、前海、大鏟灣、深圳灣、東西涌、壩光等區域進行調研工作;分析每個區域的環保問題,與主管部門商談合作方案;投入資源開展具體的保護管理工作,兩年來在自然保護上累計投入超過500萬元。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就在保護區開展工作,包括建立教育導覽系統、開展紅樹林生境巡護、組織自然導覽活動等。通過兩年努力,2015年1月基金會與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簽署《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合作框架協議》,確定未來六年,在總規修編、生物多樣性調查、濕地生境管理、科普教育等方面更加深度的合作。為保護區提供保護解決方案,對接國內外專家資源,專業的保護、教育團隊支持,資金和物資投入等。 壩光紅樹林:與綠源協會合作,動員公眾參與古銀葉樹保育、紅樹種植、外來物種的清理、自然教育等方面內容。
三、海岸線垃圾清理 2014年11月1日在深圳灣啟動“守護中國海岸線”活動,23支隊伍,約600人同時清理東西涌、深圳灣公園、福田保護區、海上世界、前海等區域的海岸垃圾。2015年1月,基金會與市城管局、大鵬新區管委會簽訂《深圳市大鵬南澳東西涌海岸垃圾清理及宣傳教育項目框架協議》,共同治理東西涌海岸線垃圾問題?;饡訂T超過30個企業組建長期海岸線垃圾凈灘隊伍,響應深圳市城管局“城市因您而美,垃圾不落地”的號召,在東西涌、深圳灣公園、福田保護區、海上世界、前海、大小梅沙等區域清理海岸線垃圾?;饡撓瘯L王石(萬科董事會主席)受邀擔任深圳“城市因您而美,垃圾不落地”形象大使。
四、科學研究投入100多萬資金開展深圳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研工作,由廈門大學、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中山大學、深圳觀鳥協會等科研單位開展動植物資源的調查工作。
五、基金會長期開展紅樹林自然導覽活動,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福田保護區、深圳灣公園、壩光等區域,開展超過200場導覽活動,參與人群有政府公務員、企業白領、中小學生、親子家庭等,超過6000人通過導覽活動了解身邊的紅樹林,提高保護紅樹林、保護環境的意識?;饡嘤?批自然講解員,建立起一支120人左右的自然講解員隊伍,講解自然生態知識,傳播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六、基金會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傳播深圳特區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的科普知識、工作成績、待改進的問題等,兩年來微博微信閱讀量超過3000萬多次,鐵桿粉絲10000余人?;饡ㄟ^地鐵、電梯廣告傳播紅樹林生境之美,布置地鐵廣告4期,在羅寶線、蛇口線、環中線共42個站點投放;電梯廣告22期,2000塊廣告位覆蓋全市600個社區樓宇?;饡猿闪⒁詠硎艿教貐^內外20家媒體關注,發布報道60余篇,百度搜索“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相關信息結果931000多條。
七、基金會協助深圳市政協主辦2015年第三場“委員議事廳”,政協委員、專家、社會組織和市民們共同就“如何保護好我們的紅樹林?”展開演說和討論;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人民政協報進展整版報道,超過 30多家網絡媒體進行轉載。